探寻主动担当作为内生动力 广州城管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体系
2021-12-29 17:01:59 来源:信息时报 小 中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成广聚)一片青山环抱,一辆辆满载其他垃圾的灰色运输车和满载餐厨垃圾的绿色运输车绕着山路顺次前行,进入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9月23日,广州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在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比预定时间提前三个月。广州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能力达3.3万吨/日,正式迈入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新阶段,彻底破解“垃圾围城”危机。
城市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件件都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也广受社会和舆论关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城市管理部门通过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在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和厕所革命等工作中坚持为民惠民,激发了破解工作难题敢于“啃骨头”的巨大内生动力。
作为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下称“市城管局”)主动作为,为全省全国探路新时期的城市管理工作。以结合阵地建设,政治生活,忠诚教育等五方面工作为抓手,探寻广州城管主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源头。同时,还创新性地通过专题调研、角色互换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体系。
主动担当作为为民办实事
走进天河区林和街的雅康社区,位于十字路口的资源回收站和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点不仅干净整洁,还打造成了小景点。旁边更有智能投放点,市民刷脸就可以投放垃圾,通过积分换取礼物。“几十年没有垃圾房,一直就像打游击一样到处放。”市民纷纷点赞,今年终于解决了这个老大难。
把推行垃圾分类,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惠民首办之事,广州持续优化提升分类投放点设施。在建成500个星级投放点基础上,今年又高标准建设1000个星级投放点,带动全市所有1.8万个投放点设施环境整体提升,以更加干净整洁、便捷优美的投放环境促进习惯养成巩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同时,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制定全市及各区新一轮三年提升计划,确保公厕建设管理稳步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391座(新建127座、改建264座)公厕建设任务,新增社会厕所对外开放127座,全市各类公厕达11313座,辖区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步行20分钟即可找到公厕。
燃气管理和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今年,广州明确把安装20万个智能物联网燃气作表为市一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同时,在各区甄选了市民群众对燃气“急难愁盼”的13件惠民实事作为区一级项目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279080个智能物联网燃气表安装任务,完成率达139.54%。同时,各区13个惠民项目也全部得到落实。不仅如此,广州还主动创新,先行先试“送气下乡”。
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离不开基层人员的主动担当作为。而基层工作人员是城管事业的前线主力军,他们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奉献意识、工作状态、道德操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州城管的形象,影响着事业的成败。
精心呵护一座城,诚心服务一城人。一直以来,广州市城管局结合党建引领、理论武装、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不断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搭建沟通桥梁和平台,形成可扩散的动力
每个月,无论刮风下雨,一条街走上百次;24小时回应市民需求,劝导纠正无数次……在自己常去的小吃街当城管,上街执法是什么感受?
今年10月,来自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们齐聚在番禺区大学城贝岗村GOGO新天地门前。在这里,他们将换上荧光马甲,进行城管工作换位体验,跟随城管执法队员对街道存在的“六乱”进行现场执法。
除了环卫工,执法队伍就是面对群众最一线的工种。今年9月,各镇街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实行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这对提高基层执法效能、依法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对城管队伍规范建设和城管综合执法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新的综合行政执法制度,广州如何进一步发挥超大城市的管理效能?
近日,市城管局召开“城管内生动力探源”专家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马亮、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等专家教授围绕动力源纷纷支招。
“我参与了番禺区小谷围街道的城管体验活动,近距离观察了城管执法队员围绕垃圾分类的现场巡查和具体执法过程,感触很多。”在座谈会现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2019级硕士生谢生材分享了体验感受,“垃圾分类特别需要共建共治共享,如果居民没有主动地参与和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点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将非常大,难堪重负。”
“广州举行的城管体验非常好,可以增强市民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听了体验城管执法的活动,马亮肯定了广州的创新做法。他强调,岗位双向体验非常重要,能搭建沟通的桥梁。
“城市管理部门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之间有必然的关联,在他们互动中产生动力源。”叶林提出,搭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有助于不同群体从全国的角度对广州的城市管理进行一个评价、解析,甚至推广。这个时候动力源通过圈子,从自身扩大宣传到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平台,甚至扩大到尽量大范围的市民之间,最后这种动力变成了一种可扩散的动力。
事实上,城市管理工作直接面对市民,接触面广,有很多需要互相理解的地方。如何搭建城管工作与市民的沟通桥梁?市城管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新闻舆论宣传实效。一方面,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推出容貌品质社区、垃圾分类、疫情防控、厕所革命等主题一系列深度稿件,被各级媒体采纳;另一方面,创新媒体宣传方式。邀请明星拍摄宣传城管工作短视频,制作发布城管原创歌曲《献给城管的歌—呵护》MV,拍摄制作《城管日志》纪录片等;邀请奥运冠军走进福山资源热力电厂推介“零填埋”成果,吸引303.8万网友观看。
这一过程中,不仅搭建了市民与城管工作人员的桥梁,还向全省、全国宣传广州的城市管理经验,展示城管工作正面形象。
“城市管理是接触市民最多的部门。”叶林分析,城市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最终的动力一定是来自市民的,生活垃圾是一个最典型、最直接的例子。“广州实际上从最早的宣传,到激励型的工具手段,形成了一种自发行为。这个过程不仅用在生活垃圾分类,还可以用在城市管理的很多其他方面。”他分析,通过内部队伍建设以及外部多元服务平台建设,让网络互通、将理解沟通传导到每一个市民,让市民自发参与配合,这样城市管理工作才真正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
建立良性容错纠错机制,引导激发内源性动力
回顾“十三五”,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盯住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一批长期困扰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得到破解。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力、保障力、执法力、服务力及共治力等方面不适应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引导社会公众深度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势在必行。
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广州城管各部门都在探索。“疫情期间除了医生最累的就是环卫工人了;社会公共参与,志愿者上门关心关爱,保险公司赠送保险,物资保障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处二级调研员李馥华介绍,除了爱心关爱,还通过提供政治待遇,让环卫工有尊严、有动力。每年从基层一线评100名“优秀城市美容师”,和市长合照并全市表彰。同时,非常关注环卫工的身体健康,体检全覆盖。最后,为了解决环卫工的后顾之忧,为环卫工入户入学提供便利,目前已有984名环卫工子女入学免赞助免借读费。
“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在哪里?内生动力跟公共服务动机是连在一起的概念。关注公共政策、公共利益的同时要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同情心。为人民服务其实不完全是一个述职性的工作,更多的是去激发同情心、激发共情力。”马亮分析,城管工作下沉之后,跟社区跟基层的关系更密切了,如何跟基层建立联动、共生、协同的关系很关键。下到街乡镇甚至到社区一级,怎样让他们也参与进来非常重要。
在马亮看来,动力分为内源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内源性的动力是最根本的激励因素。外生性动力的持续性,强度显然不如内源性动力。而且外生性动力只有转化成内源性动力,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他表示,大量的研究发现,激发内源性动力,光靠工资待遇、金钱激励是做不到的,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心理疏导方面,在整个政治教育方面,怎么样去激发这种内生性的动力,比如提供很多的培训、知道工作意义所在,都会激发内在动力。
内源性的动力一方面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是用创新、变革方式去做好工作。“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探索了很多新做法,激发内生动力的成效非常明显。”马亮最后建议,要建立优化容错纠错机制,让大家敢于去尝试和创新。
广州作为特大型城市,城市治理任重道远。下一步,广州市城管将就如何突破管理、执法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挖掘工作内在动能,达到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程度。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体系。
关键词: 探寻主动担当作为内生动力 广州城管着力构建共建共治